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什么意思?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典故是什么?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是一个成语,最早出自于晋·傅玄《太子少傅箴》。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(朱:朱砂,红色的颜料;赤:红色)指靠着朱砂的变
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公示,分别对本科、研究生教育等获奖项目进行公示。
不少网友认为,与4年前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相比,今年获奖名单中的校长、书记、副校长等比以往更多一些,感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已经基本上沦为了一个比拼资源的奖。
(资料图片)
网友评论说“不是领导,怎么调动得了资源写申报书,填佐证材料?”“没站上过讲台的校领导纷纷得奖,埋头教学的却依然默默无闻”
还有网友表示,在高校待过的都知道,教学成果奖是最虚的,就是把“文件+规章制度+大纲+新闻报道+总结”等进行提炼,玩的都是排比句的文字游戏,都是自己骗自己,毫无价值。
网友说,这种奖早点取消,没有一点实质内容,都是做材料做出来的,专门评给领导的。这种评奖没有一点意义,评完之后,成果材料就进学校档案柜了,没有一点作用。
说实话,网友们的评论说出了我的心声。教学成果奖俨然已经沦为一个玩文字游戏的奖项。
首先,获得教学成果奖并不是教学能力突出而获奖,而是整合资源能力突出而获奖。
参与过教学成果奖申报的人都很清楚,申报材料说白了就是整合资源,做好材料包装工作,跟教学效果、教学水平无关。
在这个过程当中,最主要的工作不是让学生来评价教学效果,也不是由第三方来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,而是在于整合更多的资源,让材料显得丰满。
从今年拟获奖的名单来看,一长串名单之中,隐含的就是这种资源整合的需要。想要把一份申报材料打磨好,就必须借助不同人的材料及其成果,只有把资源整合好才有可能获奖。
其次,申报材料主要看文字修饰和综合能力,与创新以及实际效果并无实质性联系。
说得直白一点,就如网友所说,就是看谁的文字游戏玩得更好。
单纯从拟获奖项目的名称就可以看出,标题越吸引眼球的,就越容易获奖。
“交叉融合、鼎新革故”“一体两翼,四轮驱动”“贯通·联通·融通”“师德融通·专业贯通·实践联通”“二元融合、五维拓展”……
这些词汇你是不是似曾相似?
因为他们也经常出现在又长又臭的八股文似的讲话稿之中,而这种词汇恰好是评奖的必备条件。
最后,教学成果奖比拼的是背后的资源优势。
大家有没有发现,拥有校长、书记、副校长等头衔的人在获奖名单当中占据绝大多数,由院士领衔的项目也是数量最多。
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,实际上跟资源有一定的关系。不管是在学术圈还是在社交圈,哪个圈都讲究资源的力量,
教学成果奖本意和初衷是为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,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,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,现在却沦为一个比拼资源的奖项,实在是让人诧异。
与其玩文字游戏,倒不如多花点精力和时间用在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水平,提高教师待遇,促进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上。
对此,你是怎么看的呢?请留言发表评论吧!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3 华夏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